看懂上海:告别的武进路
社区精选
南京西路一篇中提到德义大楼上,四座希腊女神像被拆的往事,社区内有两位亲历者,做了非常详细的口述。
“@小平”说,“本人亲眼目睹,是1966年夏季,7/8月份,下午四点左右,本人在新成游泳池,游好泳回家正好经过,当时石门路德义大楼外墙至马路中央围成弧形封锁线,红卫兵用绳套在石像的头颈部,下面马路上有十几个红卫兵一起用力,把石像拉下摔倒在马路上的,希腊女神像不是半裸,而是像奥林匹克点圣火仪式上的希腊少女长袍服饰”。
“@居有松”也在现场,“最后是房产公司的工人,配合汽车吊,才将石像取下。以后每次经过还能看到石像原址留下的新旧痕迹。”
“@昂小鱼外公”问一个问题:“各位,上海有条望亭路知道么?”
望亭路是一条百年历史的马路,南北走向,跨黄浦和曾经的卢湾两区,北起延安东路,南至淮海中路。修筑于1900年,初名“佛山路”,1906年以法驻沪总领事之名命名为“李梅路”(Rue Lemaire),1943年,汪伪政权接收上海后,以江苏望亭改今名。
关于望亭路的故事,能查到的不多,就要拜托老法师们了!
——“消失的卢湾区”分割线——
武进路的故事,要从一条小河浜开始说起,这就是老虹口人都熟悉的“穿洪浜”。
开埠前,这一带为上海、宝山两县乡间农田。以穿洪浜为界,南属上海县高昌乡,北属宝山县江湾乡。开埠后不久,浜南地块大部为美租界所占。同治二年(1863年),英、美租界合并,此处习称公共租界北区。那么,这条河为什么会被填成马路的呢?
(上世纪20年代的北四川路、武进路口)
1853年太平军攻克了镇江,该事件极大震动了当时刚开辟不久的上海租界当局。当时,为了自保,在租界定居的外国商人,组织起一支民兵武装,名唤“上海义勇队”,俗称“万国商团”,宣布租界实行武装中立。
1870年,租界工部局收编了该武装作为租界的武装力量,设立司令部,开始正规训练。为了有能进行训练的场所,当局在美租界外的虹口港一带,购买了一块土地,作为训练射击的靶场。并且将靶场南面的穿洪浜进行填埋筑路,命名为“靶子路”。
1896年靶场迁走后,靶场改建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察医院(1949年后,大楼长期作为虹口区人民政府驻地,即海南路10号,现已完全拆除)。而将“靶子路”改称“老靶子路”,这就是现在的武进路,以区别新的“靶子路”(后更名为北四川路,即现在的四川北路)。当年由于火车站的缘故,武进路成为坐黄包车的必经之路,通常人们会说去“老靶子路”。
20世纪初,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从靶子路继续向北越界筑路,已经深入当时的宝山县境内,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四川路北段,向北直达虹口公园。1943年,汪伪政府接收上海租界,正式改名武进路。
在2006年以前,武进路基本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风格和情调,道路绿化基本沿用传统的法式梧桐,夏季时分,梧桐树能遮蔽半条马路。道路两旁的房屋,除个别地方拆除重建以外,基本保留原样。
2006年之后,由于开建轨道交通10号线,按照设计规划,在四川北路、武进路口,设立了轨道交通10号线的“四川北路站”,因而,路口许多房屋纳入拆迁范围;同时,由于施工原因,武进路上不少老弄堂,也采取了“临时弯曲”的措施;而整条武进路,也逐渐开始改变了模样。
武进路86号,原来这里是重点中学,虹口中学的校舍。主楼始建于1929年,1945年抗战胜利后,成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和新陆师范学校,并设附中、附小各一所。
(上图:2010年,虹口中学最后的背影;下图:2012年,东早记者记录下校舍被拆除的场景)
1949年上海解放后两校迁出,原师专附中由人民政府接管,更名为上海市虹口中学。1954年虹口高级中学,被市政府命名为重点中学,1959年,又被列为区重点。1977年,武进中学并入虹口中学。2003年5月,学校正式改名为虹口高级中学,五年后,学校正式迁出,启用广粤路校区;同时,老校舍改建为市一医院住院部、门急诊部大楼。
实际上,市一医院就在隔壁,武进路85号;过去,它还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,只不过几经易址。
1863年,由法驻沪领事委托天主教江南教会筹备,筹资白银5万两,租用今中山东二路22号,新永安路口楼房作院舍;1864年3月1日正式开张,专供外国人治病;1877年更名为“公济医院”;1878年,医院迁入乍浦路桥堍,公共租界北苏州路190号的新造医院;上海解放后,经上海市政府批准,正式改名“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”。
市一医院在60年代才搬入武进路,当时这块地是“第五人民医院”的,后者移址闵行,该地就划归了一院。1964年更名为“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”,1992年,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。2002年,再度改名“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”。
虹口中学走了,附近的另一处标志性建筑,倒是被翻新了一遍,这就是吴淞路口,原来的虹口救火会,现在这里是虹口消防中队。
这栋房子始建于1866年,是上海市现存最早的城市消防队。消防队建筑为1915年,由工部局设计建造,而后又经多次扩建,于1917年竣工形成现在的规模,略呈文艺复兴风格。建筑为三层楼砖木结构,中间建有36公尺高的瞭望塔楼,瞭望半径可达五公里,是全国首座消防瞭望塔楼,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老上海至今不叫“消防队”,而习惯称“救火会”——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近代消防组织、消防设备最先进的城市,素有“火政之善,甲于全国”的美誉。“虹口救火会”就成立于1866年,当时叫“火政处虹口机队”,最早在沈家湾附近,俗称“沈家湾救火会”。1915年8月迁入现址,称虹口救火会。
这里顺便提一下“沈家湾”的位置。它是穿洪浜的支流,东起虹口港,越斐伦路(今九龙路),西近老靶子路、汤恩路(今武进路、哈尔滨路)。由于河道“丫”湾处,造有很多沈姓宅基,因此被称为“沈家湾”。
上海解放后,当年的“虹口救火会”,被上海市公安局消防处正式接管。现在是上海市武装警察总队消防处第五大队虹口中队。1994年2月15日,这栋楼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“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”。
在这条跨越两个世纪的马路上,不知沉淀了多少人文荟萃,又记录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,只可惜,如今武进路很多辉煌的过去,我们只能通过文字一一道别。比如,最近在微博上,被“@席子”(沪上著名摄影人席闻雷)和“@基诺”等一批,常年关注上海老建筑的朋友发现的“赵家花园”。
“赵家花园”,又称“扆虹园”,现在还保留下的一些建筑,位于武进路453号,原是广东人赵氏所建,建于20世纪初。花园有四进,内有两幢楼。《园林志》中都有对这座私家花园的记述,而这个赵家,经过网友的考证,就是赵岐峰或其后代。
(从图中的“赵家花园”赵岐峰公像堂判断,这里应是其后人所住)
上海自五口通商后,众多广东人就跟随着洋商的脚步,蜂拥而至来到上海,历经三四十年的经营,广东人已成为上海移民大军中极为重要的一支,人多、钱多、影响大。过去,虹口是广东人集居之地,他们在此开店,如,新亚大饭店;办学,如,粤东中学。
赵岐峰就是一位粤籍富商。他一生劬劳,积累起了巨额财产。此外,这座私家花园在历史上曾迎接过一位重要人物:1911年12月30日、31日,孙中山回国时,广东同乡会和香山旅沪同乡,就在此设宴欢迎——当年宴会的主持人,便是中国近代的传奇人物,王云五。
上面这张照片是1913年4月1日,中国铁路协会在“扆虹园”内,召开周年纪念会时,代表们同孙中山的合影;而下面一张则更为重要,1911年12月,十七省代表会议在“扆虹园”内,召开大总统选举会,汪精卫、孙中山、胡汉民都在这张照片中。
当年,达官贵人恒假座以宴客,陈设器物也多为舶來品的私家花园,如今已经难觅其当年的风采,北立面沿街开起了超市,南立面因室内菜场遮挡,只有上周边五层楼,才能见到当年赵家花园的一点点痕迹——至于花园毁于何时,毁于何人,这些都有待考证。
武进路183号,外观看,这里就像一座礼拜堂——原来是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沪北会堂的旧址。该教堂由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教士施永福,创建于1905年,是该会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座教堂,也是该会在上海传教士聚集的场所。
2层的教堂是1924年建造的;1929年,又在教堂东侧建造了“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”。最早这里叫“沪中会堂”,抗战后改称“沪北会堂”,1958年,成为了联合礼拜场所之一。“文革”结束后,“沪北会堂”重新开放,由于信徒增加太多,联合礼拜次年改到了景林堂进行,而这里,如今已经变成了餐厅和旅馆。
武进路206--256号毗连式公寓住宅
我们曾在塘沽路一篇中,提过一个美国人,文惠廉。塘沽路过去叫“文监师路”,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,他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中国区主教,因早期上海人称“主教”为“监师”,而叫“文监师路”。
1867年9月,英、美租界(即公共租界)确立,文惠廉趁苏州河北岸地价低廉,以建造教堂为名,在武进路一段,大片建造房屋,高价租卖——武进路上的这片毗连式公寓住宅,就在当年这片被低价买入的地皮上。
武进路225弄9号、11号,这对经典的双门,不知吸引过多少摄影爱好者的眼球。
武进路393弄,武海小区。这条弄堂里的1号,曾经是“太和高级助产职业学校”的旧址。这所学校是马相伯于1937年夏发起创建的,后因抗战而停顿。抗战胜利后,王也樵等人力促复校于蓬莱路,后因学生日增,先迁石门二路,再迁武进路393弄1号。
马相伯也算是晚清时期,上海的一位重要人物,同治十一年,曾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,同时悉心研究天文、数学,著《度数大全》120卷。光绪七年,又出任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。光绪十年,升任驻长崎领事。在发起创办太和高级助产职业学校之前,光绪二十九年,马相伯就在上海创办了震旦学院,以“广延通儒,培养译才”为宗旨,自任院长并亲自授课。
武进路400--402号,原“英华书馆”
现在这里是海军幼儿园,该建筑造于1892年,目前整体仍保持原有风貌,是虹口区内房龄最长的建筑。美国传教士何伯森为培养翻译人才,而创办的英华书馆,于1904年租用此处。解放后,这里一度成为了海军军官的宿舍,现在是海军幼儿园。
说到底,“英华书馆”实际上就是“英语补习班”。在日常管理上,学校隶属英国圣公会,并采用英国学制,一般委任英国人出任学校校长。学校除国文科采用汉语汉字教学外,其他学科均使用当时英属印度的教材。学生自二年级开始,更是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学习。
1865年,英华书馆聘请此前在京师同文馆任教的,傅兰雅John Fryer(1839~1928),出任校长兼英语教习。此后,英华书馆在傅兰雅主持下,创办了英文短训班和夜班,并根据学生方言进行划分教学——这也太专业了!
傅兰雅实际上是英国人,堪称在“西学东渐”中,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传教士。他在转任上海英华学堂校长的同事,还主编字林洋行的中文报纸《上海新报》。同治七年(1868年),期间受李鸿章雇佣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,达28年,编译《西国近书汇编》。清政府曾授予傅兰雅,三品官衔和勋章。
“鸿安里”,武进路西端541弄的老宅。
鸿安里,始建于光绪三十六年(1910年),是虞洽卿先生创办的“鸿安轮船公司”,为职工建造的宿舍住宅,其前前后后,有很多排联体的、二层带露台的新式石库门住宅。它和旁边的德年新村、和乐里等连成一片,形成了东到海宁路,北至武进路,南起江西北路、西至河南北路,颇大规模的建筑群。
“鸿安里”就像它所在的武进路,静静地度过百来年的历史,她有过风雨也有过阳光,那方圆两里的众多老宅,熙熙攘攘、错落有致。而事实上,虞洽卿本人,当年在武进路上也有一处房产,武进路560、580号。
武进路560号的3层半西式楼房,建于1910年,建筑面积749平方米。580号则是东、西楼两幢,均为3层,东幢1188平方米,西幢1154平方米,花园作小庭院处理,近似新式里弄的天井绿化。
在这张武进路的老照片中,右侧的建筑,位于当时的北四川路、老靶子路西北角转角处的1325号,该处为面朝东南的沿街房,本世纪二三十年代,这里就是当地有名的“三民照相馆”。
照相馆有名,不是因为它照片拍的好,而是因为这里是中共特科的所在地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,党中央于1927年11月筹划成立“中央特科”。这是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,为了保卫党中央的安全而创建的一个,同敌人进行隐蔽斗争的组织,后期由陈赓协助周恩来领导整个特科工作。
中央特科逐渐建立起了4个科:第一科(总务科),专做总务工作;第二科(情报科),专做情报工作;第三科(情报科),专做保卫工作;第四科(交通科),负责秘密交通。为了购置武器,一科做了不少工作。1930年,在上海某洋行买到许多枪枝,储放各处,而三民照相馆就是储存武器的地方之一。
1931年,党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原中央特科三科科长顾顺章被捕叛变,此处遭破坏,三民照相馆“老板”范梦菊,也被顾出卖后叛变。抗战胜利后,这里仍为“三民照相馆”,后改为“风雷百货商店”的一部分;房屋结构依旧,门面装修已大有改变。
武进路和整个虹口区一样,这里依然保存着一些日据时期的痕迹,靠乍浦路口的西本愿寺就是最典型的建筑。这里曾是20世纪上半叶,日本佛教净土宗本愿寺,派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设立的一所寺庙,现在的地址是乍浦路455号。
西本愿寺初期地址在文监师路114号(今塘沽路),1931年,才迁址乍浦路、武进路路口,由冈野重久设计,建成一幢印度风格的白色花岗石寺院,特点是巨大的半圆形拱券,及日式浮雕(莲花、禽鸟)。二战结束后,西本愿寺作为敌性寺庙予以取缔,寺房改作他用。1999年被指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,在此之前,曾被用作“虹口区健身房”和“梦幻柔情舞厅”。
如今,上海的西本愿寺已完全成为了历史遗迹,在高楼竞起的乍浦路一带,它越来越显得破败和苍老。每个月这里都要迎接数批来自日本的探访者,但中国人对它却乏有兴趣。也许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,上海的西寺愿寺其实曾经身临其境、无比贴近地见证了,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关系史。
佛教经由中国传往日本;而在近代,日本又反向中国传播其日本特色的佛教——从学术上看,这似是非常有趣的现象,但是,在这背后,日本宗教界人士到华传教的目的,是一种宗教回馈,一种宗教交流,还是为日本的战争服务?
这种宗教、文化“反向输出”的改变,从“中日甲午战争”之后越发明显;而在“九一八事变”之后,包括本愿寺在内的许多日本佛教团体兴办的布教所、寺院,皆开始为侵华日军提供服务,如随军布教、为阵亡者举行葬礼、慰问和援助伤亡人员家属、对伤残士兵进行救护等。
“看懂上海”开通了线上微社区“旁友帮帮忙”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以浏览,并留下您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。
同时,您也可以留下您对上海感兴趣的问题,如果您是老克勒,那请一定不要“吝啬”,让我们一起把上海的人文面传承下去。